地方

  • 雍布拉康简介

    雍布拉康,藏语意为“母子宫”,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也是西藏最早的建筑之一,位于山南地区泽当镇东南,高耸于雅砻河东岸扎西次日山顶。相传是苯教徒于公元前2世纪为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建造,后来成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山南的夏宫,5世达赖时改为黄教寺院。   雍布拉康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宫殿内的壁画上生动地描绘了西藏的第一位国王,第一座建筑,第一块耕地的历史故事。   雍布拉康分为两部分,前部是一幢多层建筑,后部是一座方形高层碉堡望楼,与前部相连。公元5世纪,藏王托托念赞时期,传说一本佛经从天而降,正好跌在雍布拉康宫顶,当时无人能识。有圣人断言,到了公元7―8世纪就有人能解读此书。所以这本书被很好地保留在雍布拉康。
  • 普兰国际市场简介

    普兰县城位于纳木那尼雪峰和阿比峰之间的孔雀河(马甲藏布)谷地,与尼泊尔印度相邻,是阿里之围中“雪山环绕的地方”。
  • 扎达土林简介

    从狮泉河沿日阿公路往南,行255公里进入象泉河谷,便抵阿里扎达县。扎达县有著名的土林地貌风光区。土林是远古受造山运动影响,湖底沉积的地层长期受流水切割,并逐渐风化剥蚀,从而形成的特殊地貌。土林里的“树木” 高低错落达数十米,千姿百态,别有情趣。汽车行进其间,就像是绕着众多巨人的脚掌打圈。   然而,在距今约1100年前,同样的余晖中,伫立着的却是强盛一时的古格王国的宫殿和寺院。从现存的残颓遗址可以想象得到当时场面的巨大,远非眼前这般光景可比。 提示:   到扎达一般从狮泉河出发,行车约12小时。如果从神山北上,又或离开扎达后继续南行,可考虑在距离狮泉河136公里的那木加(或叫那不如)下车,再前往扎达。然而往扎达的便车并不多,可能要在这里的旅店住宿,那里的旅店只不过是由一群臧民在荒滩上搭建的几间土屋组成。
  • 古格王国遗址简介

    坐落于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境内,象泉河南岸,距县城19公里。在一座高300多米的黄土山上,占地约183万平方米。曾经是古格王朝的宫堡。这座宫堡从10世纪至16世纪经16代古格王不断扩建,规模十分庞大。它由王宫、庙宇、碉楼、佛塔、洞窟组成;宫堡依山叠砌,从地面到山顶建筑物高度达300米,居高临下,地势险峻,气势雄壮巍峨;内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外有坚实的城墙,犹如铜墙铁壁,巍然屹立。为曾经拥有百万之众的金戈铁马的吐蕃王室后裔所建,偏居此地700余年,传承20余代国王,距今有1300年的历史,于十七世纪灭亡,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
  • 草原八塔简介

    草原八塔位于青藏公路当雄至那曲约三分之一段路旁,苍茫的大草原上兀立这一组塔群使草原又带上了几分神秘悲壮色彩。据传八塔这一带草原当年格萨尔王曾率兵在此驰骋征战,威震八方,格萨尔王手下的一名骁勇大将夏巴就战死于此地,为表彰夏巴的功勋,格萨尔王修筑八塔将夏巴葬于其中。
  • 那曲简介

    那曲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东邻昌都地区,南接拉萨、林芝、日喀则三地市,西与阿里地区相连。 那曲地区下辖那曲、安多、聂荣、比如、嘉黎、巴青、索县、班戈、申扎、尼玛等10个县,1个双湖特别行政区,截止1995年底,全地区总人口为330286人,其中藏族326920人,占总人口的98.98%,汉族3258人,其他民族108人。 那曲藏语意为“黑河”;整个地区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怀抱之中,西边的达尔果雪山,东边的布吉雪山,形似两头猛狮,守护着这块宝地。这片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羌塘。
  • 比如骷髅墙简介

    位于那曲比如县境内,是用人头颅骨堆砌成的围墙,是研究人类丧葬文化的绝好例证。 天葬台建在寺庙附近的山坡上,坐北朝南,门向西开,正对着达尔木寺。三间北房,房内两侧,各建一痤尼泊尔式佛塔。门前、窗前挂着代表"天、地、水、火、风"的五色经幡和一些经布。房前是一个,高约两米的三面围墙组成的小院落,有二十多平方米。
  • 羊八井简介

    羊八井座落于西藏拉萨市西北91.8公里的当雄县境内。热田地势平坦,海拔4300米,南北两侧的山峰均在海拔5500~6000米以上,山峰发育着现代冰川,藏布曲河流经热田,河水温度年平均为5℃,当地年平均气温2.5℃,大气压力年平均为0.06兆。附近一带经济以牧业为主,兼有少量农业。青藏、中尼两条公路干线分别从热田的东部和北部通过,交通尚为方便。 在世界屋脊上,有一座给高原古城拉萨带来光明与希望的新兴城镇,这就是羊八井。它位于青藏公路和中国通往尼泊尔公路的交叉点上,是西藏第一个地热开发试验区,已建有热电站、地热温室和温泉浴室。它所处的羌塘草原是个高寒地区,一年有八、九个月冰封土冻。然而方圆40平方公里的热田,却绿草如茵,青稞垛金灿灿,温泉的雾气腾腾。要是往滚滚向上冒的温泉边放上几只鸡蛋,三五分钟便可煮熟。
  • 雅鲁藏布江简介

    雅鲁藏布江在古代藏文文献中称为“央恰布藏布”,意为“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水”。它源出于喜巴拉雅山脉中段北麓冰山雪岭之中的杰马央宗冰川。其上游为马泉河,东流纳入拉喀藏布、年楚河、拉萨河等支流,经喜巴拉雅山东端的珞渝地区,向南流入印度境内称布拉普特拉河,下游注入孟加拉弯。全长二千九百公里(我国境内长为二千零五十七公里),流域面积九十三万平方公里(我国境内面积为二十四万平方公里)。河床海拔平均在三千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附近,长达496.3公里,最深处达到5382米,核心河段平均切割深度达5000米左右。它的长度超过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美国克罗拉多峡谷(长440公里),深度超过了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秘鲁科尔多峡谷(深3200米左右)。它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努力后蓦然发现的。它令世界瞩目和惊叹,令中国为之自豪和骄傲。
  • 雅鲁藏布大峡谷简介

    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雅鲁藏布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雅鲁藏布大峡谷长504.9公里,平均深度2800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世界第一大峡谷。整个峡谷地区冰川、绝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错在一起,环境十分恶劣。许多地区至今仍无人涉足,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是地质工作少有的空白区之一。
  • 林芝简介

    林芝被称为西藏的江南,以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著称于世。林芝称得上是世界仅存的绝少为人类所涉足的净土之一,一直是旅游考察、探险的圣地,同时,这也造成了旅游交通的不便。 林芝地处藏东南雅鲁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首府八一镇位于尼洋河畔,是该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主要景区有尼洋河谷经济区、帕隆藏布江景区。 林芝还是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古老的传统文化以及藏传佛教和苯教的盛行,使林芝拥有了许多人文景观,而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巴松错以及察隅、波密等一起构成了林芝神奇的自然风光。 林芝特色活动 工布地区最重要的节庆当属“工布新年”、“娘布拉苏节”和“苯日转山节”了。 工布新年是工布地区最为隆重和热闹的传统节日,和大部分藏族地区新年是藏历大年初一不同的是,工布新年是在每年的藏历十月一日。 据传说在很久以前工布地区面临外敌入侵,工布部落的青壮年们要远赴战场迎敌。时正值藏历九月,为让将士们奋勇杀敌,当地的百姓们遂将新年提前到了藏历十月一日来过,并将此习俗在工布地区一直延续保留了下来。工布新年有许多的习俗都体现了工布地方浓厚的原始祭俗和林区特色,比如“赶鬼”、“宴请家狗”、“吃结达”、“喝卓加”等等。 “娘布拉苏节”: 娘布拉苏就是“娘布人寻宝”的意思,在每逢藏历马年的八月十日举行。 传说工布地区有一颗叫“协果尊美”的宝石能镇妖伏魔驱邪避鬼,后被藏东丁青地方的人买走。宝石走后工布地区开始年年有灾荒、疾病流行。后来工布地区的人在“协果尊美”被买走的日子——每个藏历马年的八月十日举行招 神活动,然后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娘布拉苏节”,据说在“娘布拉苏节”期间那在丁青的宝石会飞回工布来,保佑工布地区平安。“娘布拉苏节”的规模之大、人数之众和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在整个西藏地区极为少见的。
  • 墨脱简介

    墨脱又名白马岗,是西藏最具神秘性的地方之一。西藏著名的宗教经典称:“佛之净土白马岗,圣地之中最殊胜。”这些受到信徒顶礼膜拜的圣地,给众多西藏人的心灵播下无限的诱惑,墨脱的门巴人、珞巴人说他们居住的地方叫“白隅欠布白马岗”,意思是“隐藏着的像莲花那样的圣地”。在佛教的观念里,莲花是吉祥的象征。
  • 昌都简介

    昌都地区位于西藏东部。地势是西北部高,山体较完整,分水岭地区保存着宽广的高原面;东南部低,山体被切割成星罗棋布状。地处横断山脉,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面积10.8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南北长约445公里,东西宽约527公里,东与四川省相望,东南面与缅甸及云南接壤,西南面与西藏林芝地区毗邻,西北与西藏那曲地区相连,北面与青海省交界,是西藏自治区东大门。
  • 卡若遗址简介

    卡若遗址,位于西藏昌都县城东南约12公里的加卡区卡若村。1977年,水泥厂在施工中发现了大量的石斧、石锛和陶罐等原始文物和工具。1979年西藏文管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所、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云南省博物馆联合组成卡若遗址考古队进行正式发掘。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发现房屋遗迹31 处,出土石器、骨器和陶片等共计上万件的文物,以及大量的动物骨骼和粟米,经测定这些物品均出自4千到5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 东坝野生葡萄田园风光简介

    东坝地处怒江峡谷中,海拔2000余米,四季分明,素有“左贡小江南”的美誉。   这里民风古朴,人们热情朴实,性格极为奔放。这里的建筑高大,设计精妙,做工精细,风格独特,外观雄伟壮观、里面富丽堂皇,犹如宫殿,在左贡昌都地区乃至整个西藏堪称一绝。左贡野生葡萄质好味美,用其酿造的野生葡萄酒甘醇可口,回味无穷。   交通:左贡―东坝乡葡萄园―怒江峡谷―左贡。
  • 日喀则简介

    日喀则简介 人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为了一睹“地球第三极”的伟岸,心怀壮志的人们在此渴望实现人类挑战极限的梦想,这就是珠穆朗玛峰的魅力。日喀则地区以拥有这座世界第一高峰为骄傲,今天它已成为西藏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胜地之一。 日喀则市地处西藏南部,位于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的交汇处,这座昔日的后藏首府海拔高达3800米,是目前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是当年后藏的政教中心,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美丽旖旎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后藏生活,这里被誉为“最如意美好的庄园”。 从日喀则继续南行,就可到达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北则直达那曲,往东至拉萨、山南,西进则可直抵阿里。 日喀则的餐饮与西藏其他地方相同,各种档次的餐馆不少,无论是高档的还是简陋的装潢设计大都注意体现民族特色。例如出日喀则桑孜宾馆,后面的南大街上有很多餐馆。“狗蹄”木桌、铁皮火炉、“八瑞”瓷碗、藏式蒲团、吉祥图与壁画等,都体现了藏民的精神追求。菜肴多为一些有特色的藏餐,如各类灌肠、青稞酒和酥油茶、牛羊手抓肉、凉拌牦牛舌、包子、糌耙、各种糕点、以及甜茶、奶茶、酸奶、烤肠、风干肉、夏普青(肉浆)等。汽车站附近的夜市,菜式多样,气氛热闹,值得一尝。解放北路和珠穆朗玛路一带是川菜馆和藏菜馆的集中地。   提示:在日喀则市内,随处可以看到四川餐馆,费用不贵,十几二十元即可吃饱,在那里人们不大吃藏式风味的东西,而真正要吃藏味的,一般在较偏远的藏民聚居区
  • 江孜县简介

    江孜县位于日喀则地区东郊,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支流――年楚河上游河畔。东起乃钦康桑雪山,西连白朗县,南邻康马县,北接仁布县、日喀则市。全县总面积38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100米,县辖18个乡1个镇,总人口6.2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江孜镇是西藏重要城镇,位于北纬28度55分,东经89度36分,海拔4040米,城镇规模4.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密度2400/平方公里。。
  • 咔若拉冰川简介

    卡若拉冰川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处,距离江孜县城约71公里,是西藏三大大陆型冰川之一。卡若拉冰川背靠西藏四大高峰之一的乃钦康桑峰(7191米)南坡,冰川上部为一坡度较缓的冰帽,下部为两个呈悬冰川形式的冰舌。东冰舌长3公里,宽750米,冰舌末端高5233米;西冰舌长4.5公里,宽1.5公里,冰舌末端高5145米。整个冰川面积为9.4平方公里。 由于先后有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曾在此拍摄外景,使得卡若拉冰川的名气非常大,因此,很多旅行者都会在这里观赏冰川的壮观,赞叹大自然的魅力。
  • 罗布林卡简介

    罗布林卡坐落于拉萨市西郊,藏语意为“宝贝园林”。罗布林卡始建于18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时,后经历代扩建并成为达赖喇嘛的夏宫。每年藏历4月至9月,达赖在这里处理政事,举行庆典。 全园占地约36万平方米,分为宫区、宫前区、森林区3个部分。森林面积约占全园的一半,是西藏最富特色的园林。 宫内主要建筑有金色颇章(“颇章”藏语意为“宫殿”)、讲经院以及1954年新建的达旦米久颇章(俗称新宫)等。 罗布林卡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藏拉萨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 罗布林卡四面都有门,东面是正门。康松思轮是正面最醒目的一座阁楼,它原是座汉式小木亭,后改修为观戏楼,东边又加修了一片便于演出的开阔场地,专供达赖喇嘛看戏用。它旁边就是夏布甸拉康,是进行宗教礼仪的场所。它的北侧设有噶厦的办公室和会议室。每到夏日,布达拉宫内的许多政府机构,都要随着达赖喇嘛转移到罗布林卡办公。 18世纪40年代以前,罗布林卡还是一片野兽出没,杂草、矮柳丛生的荒地。后来,由于七世达赖喜欢并常来这个地方,所以当时的清朝驻藏大臣便为其修建了一座鸟尧颇章(凉亭宫)。公元1751年,七世达赖在鸟尧颇章东侧又建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三层宫 殿--格桑颇章(贤杰宫),内设佛堂、卧室、阅览室及护法神殿等,被历代达赖用为夏天办公和园内一角接见西藏僧俗官员的地方。 八世达赖在此基础上扩建了恰白康(阅览室)、康松司伦(威镇三界阁)、曲然(讲经院),并把旧有的水塘开挖成湖,按汉式亭台楼阁的建筑风格,在湖心建了龙王庙和湖心宫,两侧架设了石桥。1922年,十三世达赖对罗布林卡再兴土木,在西面建金色林卡和三层楼的金色颇章,并种植大量花、草、树木。1954年十四世达赖又在北面建了新宫,使罗布林卡发展为今天的规模。 解放前,罗布林卡只是达赖和少数达官贵人游乐休息的“夏宫”,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关怀下,经过修缮,面貌一新,里面有苍松翠柏等树木49种,有牡丹芍药等名花异草62种,飞禽走兽各类动物15种。园内有修葺工整的花池草坪,玲珑别致的凉亭水榭,还有戏台和木制的桌凳。每逢佳节,游人纷 至,罗布林卡沉没在歌声弦声欢笑声中。 新宫是坐落在罗布林卡内的名建筑之一。新宫内,栩栩如生的壁画丰富多彩。引人注目的是新宫北殿西侧经堂内画的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与八大弟子图。释迦牟尼画的最大、最细致,一幅善良平静的尊容。八大弟子形象很生动,那种静穆沉思的虔诚神态刻画得非常逼真,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精彩作品。 新宫南殿的壁画,从西沿北到东,是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的一部西藏简史,它的内容包括:藏族起源、吐蕃王朝兴亡、公元 846年至1391年西藏佛教后弘及噶当、噶举、萨加、格鲁等教派的陆续举起,1391年一世达赖根登竹巴出世至十四世达赖丹增嘉措于1955年从北京返回拉萨为止的各世达赖传记等共301幅画面。这些画面为研究藏族的历史和藏汉关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整个画面生动活泼,色彩合谐,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是西藏绘画艺术的一个集锦。
  • 山南简介

    山南是指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南,山南地区北跨雅鲁藏布江曲水大桥连接拉萨,往西可至日喀则,东则抵达西藏平均海拔最低的林芝。古代猕猴变人的传说便发生在山南的首府——泽当镇,泽当在藏语中的意思便是“猴子玩耍之地”,这种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说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不谋而合,颇见神奇。 在山南,古代建筑和遗址众多,从最早的宫殿到最大的古墓群,再到最古老的寺庙。在山南,许多看似名不经传的山和寺庙都可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西藏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山南地处雅砻河流域,史称雅砻。据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以及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大约在400万年以前,藏族先民就繁衍生息于雅砻河流域。今泽当附近萨热村有片叫"索当"的土地,相传是西藏的第一块农田。 雅砻先民从蛮荒进入农耕以后,逐渐形成了部落。公元前2世纪初叶的西藏第一藏王聂墀赞普实际是早期雅砻部落的首领。他建立了"蕃"王国,确立了赞普的世袭制度。在第八代赞普止贡时期,开创了修建陵墓的先例。当时的雅砻部落已从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 山南地区与西藏的其他地区一样,大多数群众信仰藏传佛教,现在人民群众的宗教信仰受到充分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动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各项法律的保护,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目前,山南地区有寺庙、拉康、日追等宗教场所251座,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信教需求。为了保障普通信教群众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和神职人员有从事合法的宗教活动的场所,国家已投入1616万元人民币用于修复寺庙和保护文物。文革中被毁坏的寺院基本没有了。 藏戏和宗教传说关系密切,藏戏的两大派别是白面具和蓝面具。现今山南琼结的巴剧团为著名的白面具藏戏派,而日喀则昂仁县的剧团、拉萨的觉木隆剧团则是蓝面具藏戏派。 源于山南等地的藏戏在藏区各地的不断推广中,形成卫藏、康巴和安多三大系统。藏戏发展至今形成了不少传统曲目,主要有《文成公主》、《白马文巴》、《苏吉尼玛》、《诺桑王传》、《朗萨姑娘》、《单互桑姆》、《顿月顿珠》、《云乘王子》等,由西藏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部分篇章改编成的藏戏曲目也受到大众的欢迎。 藏戏的面具多种多样,各有特殊含义。红色是国王带的,它象征威严和刚猛;绿色是王妃带的,寓意平和柔顺;活佛和神仙带黄色面具表示吉祥;告密者与女巫的面具则半黑半白,意为两面三刀颠倒黑白;另外还有大量鬼神及动物面具也别具一格。每逢藏戏表演,一圈观众便在广场围开,看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对旅游者来说,如果稍加了解藏族传说及藏传佛教故事,相信用不了多久都会入戏的。 藏族文化中诸如服饰、发型、礼俗节庆等受藏戏影响较深。如今活跃在山南的服饰表演队民族特色十分鲜明,旅游者在该地区举行的文化及物资交流会上常可欣赏得到。 山南石刻 简介:山南藏族大都信奉藏传佛教,佛教寺庙随处可见,大量的泥塑、木刻、石刻作品出现在这里的大小庙宇之间,成为藏区特有的风景,泥塑和石刻的取材多与宗教相关,其作品主要是佛教或历史人物、花草虫鱼、走兽飞禽等;而木刻则是作为装饰,大量出现于寺庙的梁柱、门窗、神龛以及柜子上,雕刻手法高超,内容丰富多样。 雕刻技法:平面浮雕、立体石刻、浅雕、高浮雕、透雕等 代表作品:群赤松德赞墓前石狮(琼结县藏王墓)、拉隆寺石刻骷髅(洛扎县)等。 雅砻文化节 节庆特色: 于1992年开始,在山南泽当举办了首届雅砻文化节。目的不仅在于宣传山南文化,更重要的是宣传整个藏民族文化。节日期间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项目比赛、民族歌舞、藏戏,还有绚丽斑斓的民族服饰表演。 节庆地点: 山南 节庆时间: 7月25日-27日 山南物交会 节庆特色: 始于1981年,是以物易物为主的独特物资交流会。适时,周边人们及边民、区内外以及邻国的商人会集,古老的泽当一片流金溢彩,场面热闹非凡。 节庆地点: 山南地区 节庆时间: 12月1日-7日 朝山节 节庆特色: 佛教徒认为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第一次开坛讲经的日子,所以需着新衣朝山逛庙,继而尽兴宴饮歌舞。人们穿着新衣,带着食品,赶往拉萨附近山上的各寺朝佛、念经,之后到野外尽情餐饮、歌舞,直到日落才返回城里。 节庆地点: 山南 节庆时间: 8月3日
  • 八角街简介

    八廓街简介: 八廓街引又称为八角街,在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现逐渐扩展为围绕大昭寺周围的大片旧式老街区。八廓街是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余米,街内岔道较多,有街巷35个。八廓街属城关区八廓街办事处,下辖4个居委会,199个居民大院。 八廓街是拉萨市内的一条著名街道,也是拉萨历史上最早、最繁荣的一条街道。其正确译者为“帕廓”街。帕,意为中;廓,意为转。按西藏佛教徒的说法,以大昭寺为中心,沿着长方形的街道绕一圈称为“帕廓”,意即“中转”,表示向供奉在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佛朝拜。 八廓街是围绕大昭寺修建的一条拉萨最繁华的商业街。街道以大昭寺为中心,西接藏医院大楼,南临沿河东路,北至幸福东路,东连拉萨医院河林廓东路。到拉萨的人没有不知道八角街的。但提到"八廓街",知道的人就少多了。其实,八廓街是八角街的正确称呼。 八廓街又称八角街,据说,由于在拉萨四川人占很大比例,在四川话中,“廓”与“角”的发音相近,所以,就把八廓街误读成“八角街”了。后来,望文生义,以讹传讹,甚至以为八角街是因为环形街道有八个角了。 八廓街是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的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多米,街内岔道较多,有街巷35个。 八廓街美食: 在拉萨旅游饭店中,以川菜为主,拉萨假日酒店中还可以提供适合外国旅游者口味的西餐。不过,餐饮的主体是藏族风味,饮酒莫忘敬天、地、神。藏食没有真正的烹调,滋味就在原本的汁液中,不善食肉的人恐怕难以受用,关键在于吃的气魄,要有生吞活剥的架势,因为没有筷子,只有刀。至于青稞酒和酥油茶还是先尝后饮,万一在西藏胃肠不适就麻烦了。在拉萨的民族饭店里面,有很好的风味,也可遍尝无余。 拉萨的饮食种类丰富,除了带上你自己喜爱的糖果、饼干等,你用不着带额外的食品。 在拉萨可以吃到各种风味的饮食,藏式餐饮、广东菜、北方菜、湖南菜等都有。最多的算是四川菜,颇受游客和当地百姓的欢迎。 拉萨有一条街道,汇集了全国各地的美食,有川菜、火锅、各种小吃等、甚至还有西餐、酒吧等,去拉萨的游客很多都会去品尝,那就 是德吉路。